毕节大曲酒厂。中国网 杨佳摄影
中国网4月11日讯(记者杨佳)作为贵州省八大名酒之一的毕节大曲曾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现在的青年一代可能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了。接下来请跟随记者一探究竟。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进入全民抗战时代。
1938年,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武汉、广州相继沦陷,铁路、海运被切断,援华物资只能改由缅甸进口,经滇缅公路内运。
川滇东路与先修通的滇缅公路、滇黔公路在抗战时期连接起来,成为当时从国外运进盟国援华军事、经济物资,从国内运出外贸物资的我国唯一的出海通道和国际交通运输线,被誉为抗日战争的“输血线”、“生命线”和“钢铁运输线”,对抗战贡献极大。
日军占领缅甸后,抗战的输血管再次被切断。1941年,国民政府通过滇缅公路输入汽油82323吨,而1942年输入汽油仅79吨,连国民政府中央机关的车都不够用。同盟国的汽油等军用物资运不进来,抗日战争进入了空前绝后的困难时期,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驼峰航线,但空运力量有限,汽油成为当时最紧俏的军用物资。
为了保证有限的汽油用于抗战第一线,西南大后方普遍使用汽油代用品作为汽车动力,当时以云南公路总局、恒裕车行、中央机器厂为主,改装和生产出了包括木炭车、酒精车、桐油车以及煤油车等代用燃料汽车。国民政府同时在云南、贵州、四川建立了酒精厂,以甘蔗和杂粮为原料生产酒精。毕节大曲酒厂的前身—川滇东路运输管理局酒精厂应运而生。
设立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的川滇东路运输管理局,为了抗战军用物资的运输,购进了木炭车和酒精车,木炭车用于武器装备和人员的运输,酒精车主要用于汽油和航空燃油的运输。为了保证酒精的生产供应,川滇东路运输管理局1942年分别在毕节、赫章设立了酒精厂。
川滇东路运输管理局毕节酒精厂选址于大东门外水巷子(今七星关区第三小学右侧堡坎外)。酒精厂因陋就简,一边以红薯、包谷等杂粮蒸煮发酵生产酒精,另一边从城乡的酿酒作坊大量收购白酒经过二次蒸馏提纯,1942年下半年生产出了适合酒精车使用的车用酒精燃料,并用于行驶在川滇东路运输抗战军用物资的车辆上。毕节酒精厂克服了技术、设备落后等种种困难,酒精产量逐年增加,虽然没有资料记录毕节酒精厂生产了多少吨车用酒精燃料,但从史书上记载的赫章酒精厂设计年产为2万加仑(约合8万升)酒精来估计的话,毕节酒精厂从1942年下半年至到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生产的车用酒精应该在6万加仑(约合24万升)以上。另外,在抗战期间我国历年汽油(包括代用品)供应情况的历史资料中,记载1942年至1944年全国共生产酒精燃料68057吨(一吨酒精大约可代替0. 65吨汽油),而同期石油进口量仅为2058吨,国内石油产量24641吨。从上述资料可看出,毕节、赫章酒精厂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川滇东路过往的车辆逐年减少,加上国外洋油大量进入,使用酒精的汽车锐减,工厂处于停产状态。川滇东路运输局撤离后,工人利用原有设备酿造小锅酒在市场出售。解放后,由毕节县人民政府接管,毕节酒精厂改为毕节县酒精生产联合办事处。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曝发后,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汽油再度紧张,毕节汽车运输公司又用上了部分木炭车和酒精车,毕节县酒精生产联合办事处更名为毕节县酒精厂继续生产酒精,支援地方经济建设,1953年更名为地方国营毕节县酒厂。1957年,毕节县酒厂派人赴泸州大曲酒厂学习曲酒生产技术,1958年,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好评,1977年被列为省管名酒。1982年,在全省名优白酒质量检查评比中获第三名,1983年,获贵州名酒称号等等, 至今一直广受好评。
酒厂2000年,通过产权变更,改制成为如今的“贵州毕节酒厂有限公司”。
2009年、2013年酒厂两次扩建,重塑毕节大曲品牌。经过现代化改造,“毕节大曲”现代高效的生产线投入使用,新酒厂的窖池开始投产,加上老基地的窖池,“毕节大曲”共有1000余口窖池,年产优质原酒上万吨,原酒储藏能力达3万吨以上。“毕节大曲”再次书写辉煌的历史传奇。